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全文

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

宋 · 邵雍
非有非无是祖乡,都来相去一毫芒。
人人可到我未到,物物不妨谁与妨。
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
一言千古难知处,妙用仍须看吕梁。

拼音版原文

fēiyǒufēishìqīngdōuláixiāngháománg

rénréndàowèidàofángshuífáng

shīgānwèichǔyuèzhīhuòshìgāoliáng

yánqiānnánzhīchùmiàoyòngréngkànliáng

注释

非有:不是存在。
非无:不是不存在。
祖乡:根源之地。
都来:一切。
相去:相差。
一毫芒:极其微小的差距。
人人:每个人。
不妨:不妨碍。
谁与妨:谁能妨碍。
失:失去。
得:得到。
藜藿:粗劣的食物。
膏粱:美味佳肴。
一言:一句话。
千古:千年。
吕梁:这里可能指代某个人或者象征智慧的来源。

翻译

并非有也不是无,这里是我们的根源乡。
一切事物都相差毫厘,人人皆可达而我未尝。
失去时如肝脾隔阂,得到时如藜藿变佳肴。
一句真言千秋难解,奇妙之处还需吕梁来揭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和吴冲卿省副见赠》。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存在与感知的关系。"非有非无是祖乡"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实有与虚无的哲学思考,认为真正的故乡在于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都来相去一毫芒"进一步强调了细微差别中的共同之处。

"人人可到我未到",诗人暗示每个人都有可能达到某种境地,只是自己尚未触及。"物物不妨谁与妨"则表明万物皆可共存,没有绝对的妨碍,体现了包容与和谐的思想。

"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运用比喻,表达了失去与得到的相对性,失去时即使痛苦如楚越之隔,得到时即使微贱如藜藿也能视为珍馐。诗人借此传达出人生境遇的无常和对朴素生活的欣赏。

最后两句"一言千古难知处,妙用仍须看吕梁",以"一言"象征深奥的道理,指出真理往往难以言表,真正的智慧需要在实践中去领悟,就像吕梁(可能指吕梁山或吕梁水,此处借代难以捉摸的智慧)一样难以捉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日常,富有深意,展现了邵雍诗作的玄思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