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全文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出处:《僧房夜冷
宋 · 柴元彪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袛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拼音版原文

shānlěngméijìndāngkāngènglòucháng

hánqiūhòushànfēngshìláishuāng

jiāobáixīndōngqīnghuáng

zhīwēinièyǐnduìláng

注释

山冷:形容山间的寒冷。
没禁当:无法抵挡。
那堪:更何况。
更漏长:夜晚的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
寒欺:寒冷侵袭。
秋后扇:秋后的扇子,不再使用,象征着秋天的结束。
风试:风吹过仿佛测试。
夜来霜:夜晚降霜。
茭白心:茭白的内心。
如墨:像墨一样黑。
冬青子:冬青的果实。
亦黄:也已经变黄。
煨芋栗:煮熟的芋头和栗子。
啮引:咀嚼。
对缁郎:与僧侣一起享用。

翻译

山间的冷意无法抵挡,更何况夜晚的滴漏漫长。
寒冷侵袭着秋后的扇子,夜晚的风仿佛带来了霜冻。
茭白心黑如墨,冬青的果实也已泛黄。
只适合煮熟芋头和栗子,与僧侣共享这顿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房夜晚的清冷景象。首句"山冷没禁当",以山的寒冷渲染出僧房外环境的寂静和深沉;"那堪更漏长"进一步强调了长夜漫漫,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孤寂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通过秋扇被冷风吹落和霜的降临,生动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严寒。

"茭白心如墨"运用比喻,形容茭白在寒冷中颜色变得深暗,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冬青子亦黄"则写出连常绿的冬青也在寒气中显露出黄色,显示出自然界的萧瑟。最后两句"祇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诗人建议僧侣们围炉煮食芋头和栗子取暖,同时表达了与同样身着黑色僧衣的同伴共度寒冷的温馨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房之夜的冷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柴元彪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内敛的情感见长,这首《僧房夜冷》正是其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