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出处:《秋霁潼关驿亭》
唐 · 许浑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霁色:雨后放晴的天空。高巘:高山。
关河:边关河流。
独望:独自眺望。
残云:剩余的云朵。
太华:指太华山。
疏雨:稀疏的小雨。
中条:中条山脉。
鸟散:鸟儿散去。
绿萝:常绿藤本植物。
蝉鸣:蝉的叫声。
红树:红色的树木。
凋:凋零。
何言:怎能说。
去去:离去离去。
任:任凭。
蓬飘:像蓬草般随风飘荡。
翻译
雨后天晴,高山显得更加明亮,我独自望着远方的关河。残余的云朵归向太华山,稀疏的雨点掠过中条山脉。
鸟儿离开绿萝丛,四周宁静,蝉在红树上鸣叫,叶子开始凋零。
又怎能料到,在这样的时节,我只能任由自己像蓬草般随风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感。开篇“霁色明高巘”一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的氛围——晴朗的天气,高峻的山峰,使人感到一种空旷和清新的感觉。而“关河独望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远眺之情,他站在关卡旁,目光穿过河流,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
紧接着,“残云归太华”一句,更增添了一份落寞的情怀。太华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峰之一,这里提及它,是为了点明方向,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随后的“疏雨过中条”则描绘出一个细雨绵绵,濡湿中空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秋天特有的凉意和湿润。
下片转入细节描写,“鸟散绿萝静”中的“鸟散”,形象地表达了秋季鸟类开始迁徙的景象,而“绿萝静”则让人联想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尽管鸟儿已离去,但植物仍旧保持着生机。紧接着,“蝉鸣红树凋”一句,更是秋天的写照——蝉鸣声中带有一丝悲凉,而“红树凋”则预示着树叶即将落尽,秋意渐浓。
最后,“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诗人似乎在自问,又似是在对景物发声。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心境,他不再多言,只是随遇而安,让自己的心灵像蓬草一样飘零于秋风之中。这也许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是一种超脱尘世,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秋的静谧与孤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