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山岳威犹在,收敛风霜寂似无
出处:《呈王元亨佥事》
宋末元初 · 仇远
三槐郁郁德之符,喜向金渊识大儒。
早读父书明体用,夙将使指厉廉隅。
动摇山岳威犹在,收敛风霜寂似无。
人道鲁公来辨狱,行看霖雨泽焦枯。
早读父书明体用,夙将使指厉廉隅。
动摇山岳威犹在,收敛风霜寂似无。
人道鲁公来辨狱,行看霖雨泽焦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槐:中国古代常用来象征家族显赫或贤德,这里指代有德之人。金渊:比喻学问深厚的地方,这里指鲁公的学识渊博。
体用:儒家经典中的概念,指体(本质)与用(实践)。
使指:使者的手势,比喻使者的命令或职责。
廉隅:指人的品行端正,不贪污。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象征恩泽普降。
焦枯:形容土地干旱贫瘠,亟需雨水滋润。
翻译
三棵槐树茂盛象征美德,我欣喜地在金色深渊中遇见大儒。早年研读父亲留下的书籍,明白治国的根本和应用,一直以使者的使命激励自己廉洁守正。
他的威严如同撼动山岳,但此刻却低调内敛,仿佛无声无息。
人们传言鲁公前来断案,期待着他能如甘霖般滋润干涸的土地,带来公正的判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途中的心境和所见所感。开篇"三槐郁郁德之符,喜向金渊识大儒"表明诗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尊重。"早读父书明体用,夙将使指厉廉隅"则展现了诗人的学养和治理能力。
中间两句"动摇山岳威犹在,收敛风霜寂似无"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力量与静谧共存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
后两句"人道鲁公来辨狱,行看霖雨泽焦枯"则转向现实问题,表明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期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出他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结合了个人情感、自然美景和社会责任的优秀诗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