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出处:《献仆射相公 其一》
宋 · 王禹称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径僧同步,醉绕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径僧同步,醉绕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注释
金鼎:古代煮药或祭祀用的大型铜器。闲园:指私人园林,有空闲时间打理的地方。
薇:蔷薇,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书院:古代教育机构,此处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沙堤:古时官员出行时所走的道路,铺有白沙。
早朝:古代官员清晨入宫朝见皇帝。
竹径:竹林中的小路。
蝶上衣:形容蝴蝶围绕诗人飞舞,沾湿了衣服。
优游:悠闲自在的生活。
台星:代指朝廷高官,如宰相。
黄扉:古代皇宫的黄门,指宰相官邸。
翻译
不再调弄金鼎,只为欣赏那光芒四射的景象,听说在闲暇的园林中有人自己种植了蔷薇。在书院里度过慵懒的春日午后,醒来后发现沙堤上空无一人,因为人们早已早早地去上朝了。
漫步竹林小径,与僧侣一同吟诗,喝醉后蝴蝶飞舞,沾满了我的衣裳。
然而我担心这样的悠闲生活不能持续整年,因为朝廷的职位还在,星辰依然照亮着宰相的官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献仆射相公(其一)》。诗人在此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罢调金鼎道光辉”中,“罢调金鼎”指的是停止了音乐的演奏,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宴会结束后的宁静景象。“闻说闲园自种薇”,则表明诗人听闻友人在自己的园中亲手栽培着花草,这里的“薇”是一种常用来比喻平凡而又美好的植物,暗示了友人的高雅情操。
接下来的“书院日斜春睡觉”,通过描绘阳光斜照、书院中学生们沉浸在春天的悠闲午后之梦,展现了一种安逸自得的氛围。紧接着“沙堤人静早朝归”则勾勒出一幅清晨空旷的画面,人们在宁静的河堤上散步,早晨的回家路上显得格外寂寞。
诗中的“吟穿竹径僧同步”,通过描写行走在竹林小径中与僧侣同步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而“醉绕花庭蝶上衣”则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偶尔落在人的衣衫上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两句“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则表明诗人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虽然感到满足,但又不免担忧此种安逸可能不会持久。这里的“台星依旧照黄扉”,则是指即便岁月流转,自然界的规律仍在继续,而黄昏时分的门扉(黄扉)上依然洒落着星光,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永恒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