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室乍惊春富贵,草庐谁结酒因缘
出处:《答惠牡丹》
宋 · 方岳
不识桃花过一年,已甘无分牡丹边。
开园肯剪夜栏雨,抱瓮亟分山涧泉。
书室乍惊春富贵,草庐谁结酒因缘。
如闻花贡今成例,独未时情也自贤。
开园肯剪夜栏雨,抱瓮亟分山涧泉。
书室乍惊春富贵,草庐谁结酒因缘。
如闻花贡今成例,独未时情也自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桃花:指美丽的桃花,象征美好和春天的到来。无分:此处指没有机会或资格参与。
抱瓮:古时灌溉工具,比喻勤劳或精心照料。
草庐:简陋的小屋,常用来形容隐居生活。
酒因缘:饮酒的缘分,可能指知己或朋友相聚。
花贡:向君主进献的花卉,象征敬意或庆祝。
时情:时世之情,指社会风气或潮流。
自贤:自我评价为贤良,有超脱世俗的意味。
翻译
从未见识过桃花盛开直到一年过去,我已满足于在牡丹旁边默默无闻。一旦花园开放,即使夜晚下雨也要剪枝照料,赶紧汲取山涧清泉滋养花朵。
书房中突然感受到春天的繁华与富贵,简陋小屋又有谁能共结饮酒之缘?
如今听闻献花成为常规,唯独我这不问世事之人,自认为心境更胜一筹。
鉴赏
诗人以桃花和牡丹作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首句“不识桃花过一年”表现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如同不知不觉中春去秋来,而桃花早已凋谢。紧接着,“已甘无分牡丹边”则表明诗人对于牡丹(即牡丹花)的喜爱,愿意在其旁驻足珍赏,不愿与之离别。
“开园肯剪夜栏雨,抱瓮亟分山涧泉”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修剪园中的竹篱以防止雨水侵入,同时又小心翼翼地将山间涧流的清泉引入园中。这些动作体现了诗人的细心与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书室乍惊春富贵,草庐谁结酒因缘”则是诗人在书房内突然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繁华与富足,而在简陋的小屋中,又有人因为某种缘故而酿造美酒。这里的对比强调了生活中的不同境遇。
最后,“如闻花贡今成例,独未时情也自贤”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下花卉之盛事有所耳闻,但自己的情感却与时下不合,或许是因为诗人认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更为深刻和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美好与自我情感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