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两儿杖国年皆至,三叟锄田事亦同全文

两儿杖国年皆至,三叟锄田事亦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朝留得太平翁,服食无营似窦公。
鬓左不须双肉角,心中自有一方瞳。
两儿杖国年皆至,三叟锄田事亦同
大斗争持堂上献,我来先拟问还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岁寿翁潘仁需的非凡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诗人以“七朝留得太平翁”开篇,巧妙地将寿翁置于历史长河中,暗示其见证了多个朝代更迭,却依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如同避世的隐士。接下来,“服食无营似窦公”,进一步强调了寿翁的生活态度,他仿佛追求着与世无争的简单生活,与古代道家人物窦公相似,过着远离尘嚣、心灵纯净的日子。

“鬓左不须双肉角,心中自有一方瞳”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寿翁虽已高龄,但内心依旧年轻、充满活力,犹如一方明亮的眼睛,洞察世事,又如山中老松,坚韧不拔。接着,“两儿杖国年皆至,三叟锄田事亦同”,描绘了家庭和谐、子孙满堂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寿翁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最后,“大斗争持堂上献,我来先拟问还童”,则表达了对寿翁长寿智慧的赞叹与敬仰,以及对其长寿秘诀的好奇与渴望。诗人似乎想要通过与寿翁的交流,探寻长生不老的秘密,流露出对长寿的向往和对智慧人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百岁寿翁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长寿与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