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出处:《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宋 · 司马光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
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注释
忧国:忧虑国家。心如石:心志坚定如石。
当朝:朝廷。
古风:古代的高尚风气。
挂冠:辞官。
远:遥远。
遗札:遗留的书信。
不忘忠:不忘忠诚。
飞旐:灵旗。
西归洛:向西回到洛阳。
新阡:新的墓道。
倚:依靠。
嵩:嵩山。
往来客:过路的行人。
下马:下马停下。
白杨中:白杨树下。
翻译
忧虑国家的心像石头般坚定,朝廷风气保持着古代的崇高。虽然辞官离京遥远,但忠诚的信件仍铭记在心。
灵柩西行回归洛阳,新的墓道背靠着嵩山。
让过路的行人,在这白杨树下停下马匹凭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古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赞扬。
"忧国心如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深沉而坚定的爱国情感。"当朝有古风"则是指诗人对于当时能够保留古代崇高道德和文化传统的欣慰。
"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友人忠诚品质的铭记。"飞旐西归洛"一句通过描写旗帜随风飘扬、朝着西边洛阳方向移动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离别和怀旧的情绪。
"新阡背倚嵩"中的“新阡”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的新建城垣,而“背倚嵩”则是形容诗人的身影依靠在嵩山之下,表达出一种静谧与孤独。最后两句"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通过对过往行人停留观望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怀念故土、友情和古代美德,同时也充满了对于未来未知之事的期待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