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出处:《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一》
唐 · 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注释
县去:距离。帝城:京城。
远:遥远。
为官:做官。
隐齐:与隐居相当。
马随:马儿跟随。
山鹿:山中的鹿。
放:放养。
鸡杂:鸡群混杂。
野禽栖:野鸟栖息。
绕舍:环绕房屋。
惟:只有。
藤架:藤蔓搭建的架子。
侵阶:台阶边。
药畦:药田。
更师:更想效仿。
嵇叔夜:嵇康叔夜(古代著名隐士)。
不拟:不想。
作书题:写下书信题名。
翻译
距离京城遥远,做官与隐居无异。马儿任由山鹿同行,鸡群混杂野鸟栖息。
房子四周只有藤蔓搭建的架子,台阶边是种满药材的田地。
更想效仿嵇康叔夜,不愿写下书信题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县去帝城远”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空间距离,强调了作者所处位置与政治中心的隔绝。紧接着,“为官与隐齐”则是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平衡状态,表明作者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动物们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景象无疑是诗人心之所向。
接下来的“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则更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居所的幽静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里,“绕舍”的“舍”指的是诗人的住宅,而“侵阶”则形象地展示了植物生长的繁盛。
最后,“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逸之士的学习与崇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愿意过多卷入世俗纷争的心态,通过“不拟作书题”来暗示诗人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股淡定超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