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漫说耕岩石,不奈声名四远闻
杀鸡日夕期嘉客,种竹寒暄对此君。
且向东皋输黍稷,便应北阙降玄纁。
子真漫说耕岩石,不奈声名四远闻。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层层叠叠的山峦翠绿环绕着门户,精美的雕梁上喜鹊成群结队。每日傍晚杀鸡以待尊贵的客人,种竹之地也欢迎这样的主人。
暂且向东方田间献上五谷,或许能期待朝廷的赏赐降临。
像子真那样随意说在岩石上耕作,却抵挡不住名声远播。
注释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参差:高低错落。
翠绕门:环绕着门户的绿色。
雕梁:精美的雕花屋梁。
贺燕:喜鹊。
杀鸡:杀鸡宴客。
日夕:傍晚。
嘉客:尊贵的客人。
种竹:种植竹子。
寒暄:迎接和交谈。
东皋:东边的田地。
输黍稷:献上五谷。
北阙:朝廷。
降玄纁:接受赏赐。
子真:子真是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泛指隐士。
耕岩石:在岩石上耕作。
声名四远闻:名声传播得很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逸生活的满足与自在,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
"叠巘参差翠绕门"一句中,“叠巘”形容竹子生长的茂密,“参差”则是树木错落有致的样子,“翠绕门”表现了绿意盎然的景象,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营造出了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氛围。
"雕梁贺燕自成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然美好的感觉,“雕梁”指的是精致刻画的建筑物,而“贺燕”则是古人对燕子的美称,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飞翔,显得格外和谐。
"杀鸡日夕期嘉客"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宾客的热情款待,他愿意宰杀家中的鸡只来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这里的“日夕”强调了这种款待是经常发生的,显示出诗人的豪爽与对友情的珍视。
"种竹寒暄对此君"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画面,“种竹”表明这里有着精心培育的竹林,而“寒暄”则是指春日的温暖阳光,两个字不仅形容了气候,更暗示了情谊的温馨。
"且向东皋输黍稷"中,“东皋”可能是指田野中的某个区域,而“输黍稷”则意味着收获农作物,诗人在这里传达了一种对土地劳作的尊重和满足。
"便应北阙降玄纁"一句较为抽象,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高洁品格或理想状态的一种向往,“北阙”常指代天子的宫殿,而“玄纁”则可能是指帝王的车盖,这里可能隐喻着对权贵者的期待或者是自己内心的追求。
"子真漫说耕岩石"中,“子真”应指诗人自己,通过“漫说”表达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喜悦和悠然自得之情,而“耕岩石”则可能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情怀。
最后,“不奈声名四远闻”则透露了一种无奈,尽管诗人乐在隐逸生活中,但他的美好品格和才华却仍然被外界所知晓,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荣誉的矛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