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全文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

宋 · 释守卓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
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
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释守卓在临终前一日,以云门曲为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句“衲僧要唱云门曲”,以“衲僧”自指,表明自己是僧侣身份,将要吟唱云门寺的曲子,暗示了即将面对生命终结的平静与超然。接着,“六六从来三十六”运用数字游戏,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引出下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这里提到的“曹源”可能是地名或隐喻,而“痴禅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专注于禅学的僧人,他理解到一生的时光有限,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接下来,“数不足”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有限性。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这一句转折,指出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财富或音乐艺术的享受,而是超越了这些表象,指向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内在体验。

“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这里通过音乐的比喻,说明即使在平凡中也能找到完整和谐的生命韵律,即使直道如弦,也能够曲录出生命的曲折之美。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内在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这句话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自然界依然保持着其永恒的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不朽的一种寄托,暗示着即使个体生命终将消逝,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会在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中得以延续。

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内核,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以及存在的深刻洞察,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