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
出处:《访林可山》
宋 · 宋伯仁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蕊立多时。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蕊立多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可山:指代一个具体的山名,可能寓意诗人常去的地方。吟诗:作诗、吟诵诗歌。
论诗:讨论或撰写关于诗歌。
未有期:没有预定的时间或机会。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一座著名山峰,以梅花和隐士白居易而闻名。
明月:明亮的月亮。
手挼梅蕊:用手揉搓梅花的花蕊,可能象征诗人对梅花的欣赏或情感寄托。
立多时:站立了很长时间。
翻译
每天都攀登可山吟咏诗歌,我想要谈论诗歌却没有约定的时间。在明亮月光下的孤山多次,我手握梅花蕊站立许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深沉情感。"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频繁和渴望,但又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为、没有特定时间限制的态度。这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文学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在写作时那种自然流露的情怀。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蕊立多时"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月夜清寂之际,独自一人于空旷的山中徜徉,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交流的场景。其中“孤山”、“明月下”营造了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而“手挼梅蕊立多时”则透露出诗人对梅花这类清高脱俗之物的独特情感和细腻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与月夜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同时也彰显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