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
出处:《打春牛歌三阕》
明 · 成鹫
彩鞭三尺五色丝,众手打牛牛负犁。
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
玉骝蹀躞行且嘶,风轻紫陌扬旌旂。
道旁观者谁与谁,八十老翁三岁儿。
众中熟视牛焉之,隙驹野马纷交驰。
绕城三匝归乎来,慎勿近前官吏笞。
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
玉骝蹀躞行且嘶,风轻紫陌扬旌旂。
道旁观者谁与谁,八十老翁三岁儿。
众中熟视牛焉之,隙驹野马纷交驰。
绕城三匝归乎来,慎勿近前官吏笞。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的《打春牛歌三阕(其三)》描绘了古代春耕时节,人们以打春牛的形式祈求丰收的场景。诗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
开篇“彩鞭三尺五色丝,众手打牛牛负犁”,以“彩鞭”和“五色丝”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众人合力打牛,牛背负犁,预示着新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充满希望与期待。
接着“方相前导蒙熊皮,长官后殿饶威仪”,方相(古代驱鬼逐疫的神)身披熊皮,作为前导,长官则在后面,威仪庄重,体现了仪式的神圣与秩序。
“玉骝蹀躞行且嘶,风轻紫陌扬旌旂”,描绘了骏马在轻风中行走,马蹄声与嘶鸣交织,旗帜在紫色的大路上飘扬,展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道旁观者谁与谁,八十老翁三岁儿”,描述了道路两旁围观的人群,从老到幼,各年龄段的人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民俗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和社会凝聚力。
“众中熟视牛焉之,隙驹野马纷交驰”,众人注视着牛的行动,仿佛在观察每一匹马的动态,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最后,“绕城三匝归乎来,慎勿近前官吏笞”,表达了对牛的尊重,提醒人们不要靠近,以免受到官吏的责罚,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遵守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春耕仪式的热闹与庄重,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社会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