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出处:《应平叔送牡丹》
宋末元初 · 仇远
草玄亭前老侯芭,赠我鞓红三朵花。
一春风雨伤麦麻,天香何事来山家。
且劝花王一杯酒,更祝花王千万寿。
洛阳名苑今在否,未必开花大如斗。
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酣歌谁识李翰林,酒楼柳絮愁杀人。
一春风雨伤麦麻,天香何事来山家。
且劝花王一杯酒,更祝花王千万寿。
洛阳名苑今在否,未必开花大如斗。
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酣歌谁识李翰林,酒楼柳絮愁杀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草玄亭:地名,可能指某个亭子。老侯芭: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老者的尊称。
鞓红:红色的皮革或丝带,这里形容花朵的颜色。
麦麻:泛指农作物,麦子和芝麻。
天香:形容花香浓郁,如天赐之香。
花王:比喻盛开的花,也可能指神话传说中的花神。
洛阳名苑:古代著名的园林,位于洛阳。
李翰林: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别称,以其诗才闻名。
酒楼:供人饮酒娱乐的场所。
柳絮:柳树种子,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春去秋来。
翻译
草玄亭前的老侯芭,赠送我红色的三朵花。春天的风雨使麦子和芝麻受损,为何天香会来到这山村人家。
姑且敬花王一杯酒,再祝它长寿千万年。
洛阳的名园现在还在吗?不一定还能开出像斗大的花。
有花可赏就不要辜负春天,转眼间红紫都会化为尘土。
谁会理解醉酒高歌的李翰林,酒楼外柳絮纷飞让人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赠送花朵,诗人对此作出了回应。从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寄托。
"草玄亭前老侯芭,赠我鞓红三朵花" 这两句描述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在草玄亭前,将自己培育的三朵红色牡丹送给诗人。这里展现了老者的慈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一春风雨伤麦麻,天香何事来山家"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描述了一场春日的风雨影响了农作物,同时天空中飘来的花香引发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且劝花王一杯酒,更祝花王千万寿"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以牡丹为代表)的庆贺和祝愿,希望它们能够长存不衰。
接下来的 "洛阳名苑今在否,未必开花大如斗" 则是一种质疑和怀念,诗人提及了历史上著名的洛阳牡丹园,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可能无法企及过去辉煌的感慨。
"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花开花落的哲理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的美好,因为一切都会随时间而逝去。
最后 "酣歌谁识李翰林,酒楼柳絮愁杀人" 则是一种对诗人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诗人提及了自己酣畅淋漓的歌声,以及自己在酒楼中对昔日好友李翰林的思念,感觉到世事无常,愁绪满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