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漱吞朝霞,馀光散花柳
出处:《旦景》
宋末元初 · 黄庚
鸡鸣起濯发,披衣出户牖。
自汲古涧泉,落月犹在手。
三漱吞朝霞,馀光散花柳。
兹意难语人,延伫忽良久。
自汲古涧泉,落月犹在手。
三漱吞朝霞,馀光散花柳。
兹意难语人,延伫忽良久。
注释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濯发:洗头。
户牖:门窗。
自汲:自己打水。
古涧泉:古老的山涧泉水。
落月:落下的月亮。
漱:漱口。
朝霞:早晨的霞光。
馀光:剩余的光线。
兹意:这种心情。
延伫:久久站立。
良久:很长时间。
翻译
鸡叫时起身洗头,穿着衣服走出门窗。自己打水从古老的山涧汲取,落月还握在我手中。
我漱口三次,吞下晨曦的霞光,余晖洒满花草树木。
这份心境难以言表,我长久地站立沉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起床的清新画面。诗人鸡鸣时分起身,洗发梳妆,然后披衣出门,亲自到古涧取水。他捧着涧泉,发现落月尚在手中,暗示了黎明破晓的时刻。接着,他在漱口时吞下朝霞,晨光洒落在花草树木上,显得格外明亮。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难以言表,他静静地站立许久,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早晨时光的珍视,流露出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