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欢乘兴,文移谨报衙
出处:《次韵和宋职方北楼》
宋 · 刘攽
胜事略就手,兹楼无复加。
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
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
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
杖屦欢乘兴,文移谨报衙。
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
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
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
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
国风麟趾应,宾宴鹿鸣嘉。
雕鹗无馀力,骐驎不待挝。
衰迟竟何补,襆被念还家。
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
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
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
杖屦欢乘兴,文移谨报衙。
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
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
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
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
国风麟趾应,宾宴鹿鸣嘉。
雕鹗无馀力,骐驎不待挝。
衰迟竟何补,襆被念还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北楼的宏伟与美丽,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宁静与繁华。
首先,诗人赞美了北楼的建筑特色:“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巨大的栋梁令人赞叹,而红色与绿色的装饰则显得格外生动,超越了华丽的表面装饰。接着,诗人描述了北楼在风月中的独特魅力:“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欣赏月色,北楼都是最佳选择。远处的川原,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北楼周围的自然景观:“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斗城象征着靠近京城的地理位置,而远处的瀛海则被云雾遮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北楼附近的人间烟火:“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白天,鸟儿的歌声在寂静中回荡;到了丰收的季节,市集上的喧闹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诗人通过“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这两句,将北楼周边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柳树的影子如同幕布般层层叠叠,而莲花的香气则如同天边的彩霞,弥漫在空气中。最后,诗人通过“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这两句,展现了北楼与远方船只的关系,以及其独特的视角:“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孩子们在游玩时发出的笑声,让诗人感到愉悦;而上宾们的赞誉,则是对北楼美景的最高评价。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北楼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人文情感和社会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社会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温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