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出处:《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 其一》
宋 · 李弥逊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
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
注释
绛帐:深红色帷帐,古代学府中教授讲学的地方。马融:东汉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皿,这里指饮酒庆祝。
落新宫:新建的宫殿或住所。
三千:形容人才众多。
避席:古人表示尊敬的行为,离开座位。
兼金:比黄金更贵重的金属,比喻极珍贵之物。
行藏:行为和隐退,指个人的作为和选择。
塞翁:典故中的边塞老人,常用来比喻看问题有深远眼光的人。
翻译
初次在深红色帷帐中遇见马融,我们一起举杯庆祝新居落成。在众多才子中,我避开众人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四十岁还未能得到足够的温暖,只有您让我感到亲近。
即使是最珍贵的璧玉未经打磨,也能因其价值被推荐,金银经过长久炼制,更需精心雕琢。
男子汉的事业如同游戏,无需向边塞老人那样担忧得失,我们的行动和隐退自有其意义。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叙旧事的诗句,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情深厚的赞美。
"绛帐初开识马融"一句,以绛帐(用红色丝绸做成的帷幕)开启新的一天,提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马融,暗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尊崇。"尊罍聊共落新宫"则描绘了与友人在新居中共同享用美酒,分享欢乐时光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深情。"三千避席"可能指的是大量的座位被清空,以便回忆过去;"四十无毡"则可能是说在寒冷的夜晚,尽管没有温暖的毡子,但独自一人时,也只愿意见到这位朋友。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表明了对品质和工艺的追求。尺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如果尚未打磨,就说明它还具有潜力可以被推荐;而"兼金久炼要加功"则强调了对物品加工的不断努力,象征着诗人对于事业的不懈追求。
最后两句"男儿事业真堪戏,莫把行藏问塞翁"似乎在劝诫或自我反省,认为男子汉应该有所作为,不应将自己的行为和隐私向世俗老人述说,表现出诗人的独立性格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化传承以及个人的自我要求等多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