葹菉薋盈室,为君种兰茝
宋 · 洪咨夔
宁饮三斗水,不揖褦襶子。
宁食三斗葱,不踏龙断市。
伯夷圣之清,饿死不受滓。
死犹清可为,况乃未必死。
几人浊恶海,鸡鸣为利起。
魏其武安门,洒削胃脯氏。
揶揄首阳山,自伐我计是。
使清能死人,浊者亦死耳。
官居寂寞滨,不堕阛阓里。
嚚尘一关隔,宛在水中沚。
楼居得未有,鉴影时自喜。
天空塔戴角,湖敛沙脱觜。
乌桕生晴阴,芙蕖淡秋蕊。
鹭点横烟稠,雁掠断云驶。
山缺女墙转,林斜僧屋倚。
江流在何许,危樯出半指。
长堤苔痕平,尽日无步屣。
有人为我来,寒冰照人只。
鸥盟以要之,相对弄清泚。
明月不满掬,一漱霜入齿。
葹菉薋盈室,为君种兰茝。
户服艾盈腰,为君揽荃芷。
吾非好独清,浊亦君所耻。
千丈一寸浑,清恐不如此。
出门歌濯缨,声节中宫徵。
西风骑两鹄,碧落绝万里。
宁食三斗葱,不踏龙断市。
伯夷圣之清,饿死不受滓。
死犹清可为,况乃未必死。
几人浊恶海,鸡鸣为利起。
魏其武安门,洒削胃脯氏。
揶揄首阳山,自伐我计是。
使清能死人,浊者亦死耳。
官居寂寞滨,不堕阛阓里。
嚚尘一关隔,宛在水中沚。
楼居得未有,鉴影时自喜。
天空塔戴角,湖敛沙脱觜。
乌桕生晴阴,芙蕖淡秋蕊。
鹭点横烟稠,雁掠断云驶。
山缺女墙转,林斜僧屋倚。
江流在何许,危樯出半指。
长堤苔痕平,尽日无步屣。
有人为我来,寒冰照人只。
鸥盟以要之,相对弄清泚。
明月不满掬,一漱霜入齿。
葹菉薋盈室,为君种兰茝。
户服艾盈腰,为君揽荃芷。
吾非好独清,浊亦君所耻。
千丈一寸浑,清恐不如此。
出门歌濯缨,声节中宫徵。
西风骑两鹄,碧落绝万里。
注释
宁:宁愿。揖:行礼。
葱:葱。
龙断:权力中心。
伯夷:古代圣人。
清:清白。
死:死亡。
滓:污秽。
魏其:历史人物。
武安:另一历史人物。
洒削:比喻残酷斗争。
胃脯氏:比喻权贵之家。
揶揄:讽刺。
伐:夸耀。
清能死人:清白能致人死亡(比喻)。
寂寞滨:寂静的河边。
阛阓:市井。
嚚尘:尘世的混乱。
宛在:仿佛。
鉴影:倒影。
自喜:自我欣赏。
塔戴角:塔尖如鹿角。
脱觜:比喻湖面沙洲。
芙蕖:荷花。
蕊:花蕊。
鹭点:白鹭点缀。
雁掠:雁群疾飞。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僧屋:僧人住处。
危樯:高耸的桅杆。
半指:隐约可见。
步屣:鞋子。
寒冰:寒冷的冰气。
鸥盟:与鸥鸟的盟约。
清泚:清澈的流水。
漱:漱口。
霜:霜气。
葹菉薋:香草。
兰茝:兰花和菖蒲。
艾盈腰:艾草满屋。
揽:采集。
好独清:喜好独善其身。
耻:羞耻。
浑:浑浊。
恐:恐怕。
濯缨:洗去冠缨上的尘埃。
中宫徵:音乐调式。
鹄:天鹅。
碧落:天空。
翻译
宁愿喝下三斗水,也不向傲慢小人低头。宁愿吃掉三斗葱,也不踏入权力争夺之地。
伯夷清高至圣,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污秽。
即使死亡仍保持清白,更何况可能不会死。
多少人在浊世中逐利,天刚亮就忙于算计。
魏其和武安的权门斗争,像切肉般残酷无情。
讽刺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自夸自己的智谋。
如果清白能杀人,那么污浊的人也会被逼死。
我居住在寂静的河边,远离喧嚣的市井。
尘世的纷扰隔绝,仿佛身处水中的小岛。
住在高楼,时常欣赏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塔尖如鹿角,湖面沙洲如鱼嘴。
乌桕树在晴天阴天都生机勃勃,荷花淡雅的秋蕊绽放。
白鹭点缀着烟雾,大雁疾飞穿越断云。
山势转折,女墙环绕,僧房依傍树林。
江水流向何处,只有半截桅杆可见。
长堤上青苔覆盖,整日无人走过。
有人特意来访,寒气如冰,刺骨透心。
与鸥鸟结盟,共赏清澈的流水。
明亮的月光不足捧起,漱口间霜气沁齿。
满室的香草,为你种植兰花和菖蒲。
艾草满屋,为你采集香草荃芷。
我并非喜好独善其身,你也会因污浊而羞耻。
世间混浊,我却追求一尘不染,怕是难以超越。
出门高歌,声音悠扬,符合宫调。
西风吹过,如同骑着两只天鹅,直上九天无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题为《冷廨面挹重湖结楼以收逸放之景扁以清斯诸友移酒落其成分韵得里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浊世的鄙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诗人宁愿饮用清水,也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推崇像伯夷那样清高的道德标准。他寓居湖边的楼阁,享受着宁静与自然之美,如鸥鸟相伴,明月清泉,花草芬芳,山水画卷般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即使身处浊世,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而他的这种清高并非出于孤芳自赏,而是源于对污浊的不屑。最后,诗人以出门歌吟、洗濯冠缨的场景收尾,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