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出处:《节日新晴归自天庆》
宋 · 杨万里
初日明雁腹,酸风迎马头。
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
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
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初日:早晨的太阳。雁腹:大雁的腹部,代指晴朗的天空。
酸风:寒冷的风。
马头:骑马人的头部。
如何:为何,为什么。
添却:增添。
满城秋:整个城市的秋天气息。
楼观: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色俱喜:景色都显得喜悦。
槐榆影:槐树和榆树的影子。
独愁:独自显得忧愁。
节中:节日之中。
公事少:公务不多。
吏散:官吏散去。
吾休:我得以休息。
翻译
太阳照亮了大雁的腹部,寒风迎面吹向马头。为何一场雨过后,竟给全城带来了浓浓的秋意。
楼阁的景色都显出欢喜,唯有槐树和榆树的影子显得忧郁。
节日期间公事不多,官吏散去我才能得到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节后的清新画面。开篇“初日明雁腹,酸风迎马头”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雁身上,显得分外明亮;而“酸风”则给人一种新晴后清新的感觉,带着几分凉意。
接着,“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雨水所带来变化的惊叹。原来尚有春意的景象,一场细雨之后,却突然间增添了一份秋日的萧瑟感。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转换,更是情感上的波动。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则透露了诗人在节庆过后心境的复杂性。楼台亭阁依旧显得欣悦,但当走到槐、榆树下时,却不禁生出些许孤寂之情。
末尾“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则表达了诗人在节假期间享受到的短暂安闲。公务较少,官员也纷纷离散,自己终于能得到片刻的休息和放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前后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在节假期间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