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出处:《布袋和尚赞二首 其二》
宋 · 释宗杲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形象——布袋和尚。他肩扛一根长棍,棍端挂着破旧的木履,形象简陋而独特。他用力拉扯着布袋口,似乎在探寻袋中的秘密,但又不清楚袋中究竟有何物。诗中“落落魄魄”四字,生动刻画出他的孤寂落魄,即使在热闹的市井中行走,也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显得无所畏惧,甚至有些放荡不羁。
“藞藞苴苴”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形容他行为举止不拘小节,毫无羞耻之心。诗人想象如果在佛教的重要集会——龙华会上遇到这个布袋和尚,他会毫不犹豫地用棍子敲打对方的牙齿,显示出一种豪放不羁的行为态度和对世俗规则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布袋和尚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释宗杲对于超脱世俗、不受拘束的修行者的赞赏,以及对于传统礼教束缚的一种反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