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耿无寐,起坐焚膏油
出处:《和卢可庵悲秋十首 其一》
宋 · 何梦桂
秋风来庭际,奄忽老蓐收。
夜寒耿无寐,起坐焚膏油。
孤灯照我影,对坐自倡酬。
偈参意未竟,参横转西楼。
夜寒耿无寐,起坐焚膏油。
孤灯照我影,对坐自倡酬。
偈参意未竟,参横转西楼。
注释
秋风:秋季的凉风。奄忽:忽然。
蓐收: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象征着收获和结束。
耿:明亮,这里指难以入睡。
膏油:油脂,古代用于照明。
孤灯:单独的灯。
倡酬:独自吟诗应对。
偈:佛教中的短诗或教诲。
意未竟:思绪未尽,领悟未深。
参横:参宿三星横过天空,表示深夜。
西楼:西方的楼阁,通常指代夜晚。
翻译
秋风吹过庭院,突然间已到秋天的末尾。夜晚寒冷,难以入眠,起身点燃灯烛继续读书。
独自一人对着灯光,身影映照,自我吟唱应对。
试图参悟佛法,但思绪未尽,不知不觉已至深夜,参星横挂西楼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里诗人独自对坐,感怀秋意的诗句。"秋风来庭际,奄忽老蓐收"中的“奄忽”形容树叶落尽的样子,表现了时间飞逝和季节更迭的感伤。"夜寒耿无寐,起坐焚膏油"则写出了诗人因秋风引发的思绪万千,无法入睡,只能起来烤火取暖的情景。
"孤灯照我影,对坐自倡酬"这一句,通过对比孤独的灯光与自己的身影,以及与自己对饮(倡酬),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心境和寂寞之感。最后两句"偈参意未竟,参横转西楼"中的“偈参”可能是指某种思考或写作的行为没有完成,“参横转西楼”则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因为思绪缭乱而在室内外走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秋天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