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宋 · 庞谦孺
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注释
竭力:尽力。冥搜:深入研究。
蕴蓄:内涵深厚。
遮栏:界限。
妙理:高妙的意境。
精粗:精细和粗糙。
陶冶:塑造心灵。
造化:大自然。
体物:掌握事物本质。
李杜:李白和杜甫。
风骚:古代诗歌。
坡谷:苏轼和山谷。
科选:科举考试。
九品:诗歌的九种等级。
群言:众人的言论。
谤怒:误解和指责。
翻译
我一生都在努力理解和创作诗句,长久以来深入探索诗歌的规律。不只是要内涵丰富,突破界限,更要让深层含义完全展现出来。
你现在学习诗歌,追求高妙的意境,已经能分辨作品的精细和粗糙。
将来你的心灵将如陶器般被诗歌塑造,能与大自然的韵律相呼应。
读你的诗,我感到这是谁的力量在驱动,仿佛能看到事情就在眼前。
你必须掌握事物的本质,超越自然法则,才能与李白杜甫比肩。
古代的风雅诗篇和歌谣长久以来都显得孤独,但你像苏轼山谷一样活跃。
你的才华在年轻时就入选科举,只是要记住,诗歌并非首要追求。
我创立了诗歌的九品分类法,试图为正统开辟新的道路。
你带着这样的诗作寻求评价,别让众人的言论引发误解和指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庞谦孺写给他的表侄赵文鼎的,表达了对赵文鼎在诗歌创作上的鼓励和期望。诗人首先赞扬赵文鼎在诗歌学习中能深入理解诗歌的奥妙,具有辨识力,能够区分作品的精细与粗糙。他鼓励赵文鼎将来不仅要深入领悟诗歌的内涵,还要与大自然的韵律相融合,以期达到李白、杜甫那样的艺术高度。
诗人强调了自己创立的“诗分九品”理论,并认为赵文鼎的才华适合于科举考试,但他提醒赵文鼎,诗歌创作不应仅仅追求科举功名,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探索诗歌的正宗之道上。他还提到,虽然当时风骚乐府的风格较为沉寂,但赵文鼎应关注如苏轼、黄庭坚这样的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富有活力。
最后,庞谦孺告诫赵文鼎,当他展示自己的诗歌见解时,要避免引起众人的非议,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后辈的关爱和期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