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
出处:《绣岭下吊施子羽》
明 · 王问
述者终已矣,存者日以衰。
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仪。
谓从嘉祥月,奉君掩累。
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
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闱。
陇下一杯酒,酹君讵能知。
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仪。
谓从嘉祥月,奉君掩累。
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
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闱。
陇下一杯酒,酹君讵能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绣岭下吊施子羽》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诗的开篇感慨时光流转,生者日益衰老,秋风又勾起了对亡者的悲痛之情。接着,诗人描述了施子羽的儿子前来吊唁,举止得体,仿佛带着父亲的遗志和嘉祥之气。诗人想象施子羽的灵魂安息在青山之中,尽管阴阳相隔,但仍然能感受到他的音容犹在。
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施子羽的亲近时光,如今只能在地下举杯,表达无尽的思念,却无法让亡者感知。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吊唁场景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悼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