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把青荷插髻鸦,嗔人偷眼过窗纱
出处:《新市杂咏 其三》
宋 · 华岳
恰把青荷插髻鸦,嗔人偷眼过窗纱。
一盘珠翠俱抛掷,却向枝头摘杏花。
一盘珠翠俱抛掷,却向枝头摘杏花。
注释
恰:正好。把:拿、放置。
青荷:青绿色的荷叶。
髻:古代妇女束发的发髻。
鸦:比喻乌鸦,这里形容发髻上的装饰物。
嗔:生气、责怪。
偷眼:偷偷地看。
过:穿过、越过。
窗纱:窗户上的细薄纱幕。
一盘:满盘、全部。
珠翠:珠宝和翠绿的装饰品。
抛掷:丢弃、扔掉。
却:转折,反而。
枝头:树枝顶端。
摘:采摘。
杏花:春天开放的杏树花朵。
翻译
正好把青色的荷叶插在发髻上,像乌鸦一样恼怒别人偷偷地透过窗纱看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独自赏玩的景象。开头“恰把青荷插髻鸦”一句,通过女子将青荷花戴作头饰的形象,展现了她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亲近。紧接着,“嗔人偷眼过窗纱”则透露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防备,她不愿意被外界打扰。
诗的后半部分“一盘珠翠俱抛掷,却向枝头摘杏花”表现了女子在春日里放纵自己的情感。珠翠等珍贵物品被轻率地丢弃,而她则专注于采摘那些微小而美丽的杏花。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和物质财富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世界,以及她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