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散过青岁,狂歌未免愁全文

萧散过青岁,狂歌未免愁

出处:《贫居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萧散过青岁,狂歌未免愁
徒然书甲子,讵足当春秋。
鲙鲤亲多喜,烹葵客亦留。
厨床长食宿,懒更出门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贫居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贫居生活的日常与情感,流露出一种超脱于物质困顿之上的精神追求。

首句“萧散过青岁”,以“萧散”形容时光流逝的悠然与自在,虽处贫居,却能保持心境的宁静与洒脱。“狂歌未免愁”,则在看似放纵的歌声背后,隐藏着难以排遣的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完全无忧无虑。

“徒然书甲子,讵足当春秋。”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记录时间的“甲子”与历史的“春秋”相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在贫居生活中,虽然每日记录时间,但这些琐碎的日子似乎无法与历史的伟大相提并论,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接下来,“鲙鲤亲多喜,烹葵客亦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和客人的相处场景。通过“鲙鲤”(切鱼)和“烹葵”(炒菜)这样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待客之道,即使在贫居之中,也能以真诚和热情招待客人,这份情感的真挚令人感动。

最后,“厨床长食宿,懒更出门游。”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长期在家中食宿,懒得外出游玩。这既是对现实贫困生活的无奈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留在家中,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光,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精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考量下,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