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出处:《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八》
唐 · 高适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注释
兹川:这条河川。悠邈:辽阔。
云沙:云雾和沙粒。
无前后:难以分辨。
古堰:古老的堤坝。
河壖:河边。
长林:茂密的树林。
淇口:淇水口。
独行:独自一人行走。
非吾意:并非我所愿。
东向:朝东。
日已久:已经很久。
忧来:忧虑涌上。
谁得知:谁能理解。
且酌:暂且。
尊中酒:杯中的酒。
翻译
这条河川多么辽阔,云雾和沙粒难以分辨前后。古老的堤坝面对着河边,茂密的树林从淇水口延伸出来。
独自一人行走并非我所愿,朝东的方向我已经走了很久。
忧虑涌上心头,谁能理解我的心情?暂且借酒浇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象和表达游子怀念之情的诗。诗人以自淇涉黄河途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独行异乡、日暮思深的情感。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开篇即以广阔的河川和连绵不绝的云沙作为画面,让人感到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漫长。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这里描写的是古老的堤岸与河流相对峙立,以及延伸至远方的林木和河水的交汇处。通过这样的景物,更凸显了诗人行走于此的孤独感。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诗人表达了自己并不愿意独自旅行,但现实却是不得不面对。太阳已经偏西,时间在悄然流逝,这增添了一丝急迫和无奈。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最后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寂寞。在这种情绪下,他选择暂时忘却烦恼,独自品味杯中的美酒。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和深远的怀念,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