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
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
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斸株橛。
僧时不听瑩,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
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徵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
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
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蟨。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
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羽戊}狘。
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
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
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
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
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四门馆:古代学府。僧来谒:僧人前来拜见。
吴人:吴地的人。
城阙:京城。
佛根源:佛教的根本教义。
事輗軏: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
挛拘:束缚。
戒辖:戒律的约束。
荐绅:官员。
忍颠蹶:艰难困苦。
斧钺:比喻诗文。
閟:隐藏。
剞劂:刻版印刷。
黥刖:古代刑罚。
囊中文:心中的智慧。
草序:序文。
施赏罚: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
迷惑胸:困惑的心灵。
窙豁:开阔。
蝎:比喻惊喜之事。
鹣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京城。
吊庆:哀乐之事。
鹯鷢:比喻追逐名利的人。
仆射:古代官职。
相公:对官员的尊称。
幽都:幽深之地,这里指京城。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代指史书。
茹藜蕨:吃野菜。
耕垡:耕作。
蓬茅:简陋的住所。
猃猲:犬类,这里指放纵自我。
翻译
昔日住在四门馆,清晨有僧人来访拜。他自称本是吴地人,幼时在京城求学。
深入佛法的源头,略知世间纲常伦理。
束缚我真性,戒律让我渴望远行。
官员们执笔写作,名声显赫承祖业。
他们多次请求赠诗,艰难地完成任务。
如今已有十几卷,繁多如兵刃陈列。
先生隐居陋巷,无缘目睹这些诗篇。
听说他通晓大道,却不知如何弥补罪过。
他取出诗中的智慧,话语清晰高洁。
建议僧人稍安勿躁,序文有些激烈。
上论古时治国之道,赏罚分明的道理。
下启迷茫人心,开阔胸襟,去除偏见。
僧人未能理解,如饮水解渴般急切。
踏入尘世,时光匆匆如发丝。
三年流离荒岭,任职深林守县。
征收赋税,搜罗奇异物品,生活诡谲。
无人共语幽居,思绪深沉难以言表。
昨日得到京城官职,欣喜如见蝎子。
更逢旧友相识,如同比翼双飞。
长安人情复杂,悲欢离合频繁。
你却常来拜访,厚礼难以为报。
当今圣明政治,恩泽普降。
为何不为自己留些时间,为何如此奔波。
仆射执掌北门,威望震慑胡羯。
相公镇守幽都,功绩载入史册。
宴饮中有美女起舞,猎骑环绕边境月色。
打开箱中珍宝,自然能找到出路。
从此富贵衣食无忧,不再吃粗茶淡饭。
我期待报答之后,病老归田。
只愿身居蓬茅,放纵自我。
僧人来访,山药煮熟待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送文畅师北游》。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尊敬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况和个人生活的某些方面。
诗中,“昔在四门馆”一句,设定了一种历史场景,通过“晨有僧来谒”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几句话,描绘了僧人的出身和学识,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让读者对僧人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表达了僧人在佛学上的造诣和理解,而“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则透露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超脱尘世的渴望。随后,“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僧人的写作才能和声望的肯定。
在“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频繁交流的情景。紧接着,“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则显示了这位僧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付出。
接下来的“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及“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两句,反映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索。诗中的“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则描绘了僧人用文言传达思想的场景。
在“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之后,诗转向对古代治国之道的讨论,以及对迷惑和愚昧的心理分析,这些内容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随后,“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及“下开迷惑胸,窙豁斸株橛”两句,更是深刻地探讨了治国理念和人心所向。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如“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等,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一种急切和迫切的情感。紧接着,“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及“徵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两句,则描绘了僧人在野外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态度。
诗中还有许多生动细节,如“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等,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体验。
最后,“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当今圣政初,恩泽完䎀狘”等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也反映了一种时政的期待和社会理想。接下来的“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及“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等,则是在描绘一个宏大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送别和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这也是一次对当时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