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
宋 · 李之仪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
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
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
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
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其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描绘了历史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暗示着尽管前人已逝,但后继有人,生命不息。接着,“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通过音乐与自然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清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松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苍老而庄重,青苔斑驳的表面仿佛蕴含着古老的故事。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岁月流转、万物更替的深刻思考。
“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独特性和永恒性,即使历经千载,也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纯净与真实。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纯粹、真实生活的向往。
最后,“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他似乎在说,面对自然的宏大与时间的无情,个人的得失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的拥有,而应更加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