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
宋 · 李廌
至人孰可测,跨世富英量。
千龄遘治运,万古真遐想。
三台接布武,万乘拱函丈。
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
千龄遘治运,万古真遐想。
三台接布武,万乘拱函丈。
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
注释
至人:极高的道德修养者。孰:谁。
测:理解。
跨世:超越时代。
英量:英明的气度。
千龄:千年。
遘:遭遇。
治运:太平盛世。
万古:永恒。
遐想:远大的想象。
三台:古代指三公之位,象征辅佐君主的重要官职。
布武:布施武德,辅佐君王。
万乘:指帝王,一乘为一车,万乘即极言其多。
拱:环绕,此处形容皇帝周围的人。
辞荣:辞去荣耀。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象征皇权。
乞身:请求退位,引申为归隐。
青天上:比喻极高的天空或仙境。
翻译
谁能真正理解至人的深邃,跨越世代的财富和英明无比。在千年的历史中遇到太平盛世,这是万古以来的梦想。
三公之位辅佐君王,皇帝的威仪犹如天子在咫尺之间。
他辞去荣华在明光殿,请求归隐于青天之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远志向和超脱世俗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成就与境界的憧憬,以及跨越时空、富有才华却又谦逊的人物形象。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治理智慧和超凡脱俗情怀的追求。
"至人孰可测"一句,表达了对于高尚人物难以预知其成就的赞赏;"跨世富英量"则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能够超越时代的人物形象。"千龄遘治运"和"万古真遐想"两句,分别从时间的深远性和历史的宏大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三台接布武,万乘拱函丈"两句,可能是在形容某种壮观或者宏大的场景,或是比喻性的描绘了一位高官或英雄人物的威仪。"辞荣明光殿,乞身青天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淡然,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既有才华又有远大志向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对于高洁与自由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