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全文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唐 · 孟郊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拼音版原文

niàn西shàngshēnsuídōngguīfēng
chángānxiàyǐngyòuluòjiāngzhōng

lóumíngcōng
zhìbǎofēiyǎnbiézhìyīnfēiěrtōng

yīnjiānwàiyǎnggāotiān鸿hóng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两句,通过对比西去与东归的身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徘徊,可能是因为仕途上的失意或个人情感上的挫折。"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这里的“长安”象征着朝廷和政治中心,而“日下影”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改变,再加上“又落江湖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离的心情。

接着,“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两句,用古代贤者离娄和子野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却难以被世人理解。"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则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珍贵之物不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物质财富,也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世俗声音,而是那些超越感官的深刻真理和美好情操。

最后,“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超脱世俗的羁绊,将自己的情怀托付给远方的朋友,就像那高飞的鸿鹄一样,寄托着诗人的深切情感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逃离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远方朋友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