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出处:《稠桑见荆山》
宋 · 文同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岭:无数山岭。郁丛丛:翠绿连绵。
盘云:云雾缭绕。
气势雄:威势雄浑。
谁画笔:出自谁的画笔。
屈折:曲折蜿蜒。
自屏风:像天然的屏风。
倒树:倒伏的树木。
断外:画面之外。
乱云:纷乱的云彩。
掩中:遮掩在其中。
无由:无法。
更停马:再停下马蹄。
此意:心中遗憾。
恨如蓬:难以平息,像乱蓬。
翻译
无数山岭翠绿连绵,云雾缭绕显威势雄浑。这壮丽景象仿佛出自谁的画笔,曲折蜿蜒像天然的屏风。
倒伏的树木突出在画面之外,纷乱的云彩遮掩在其中。
无法再停下马蹄欣赏,心中遗憾如同乱蓬般难以平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万岭和盘云气势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威严。诗人巧妙地将山峦的郁郁葱葱比作画家挥洒自如的手笔,将山形的屈折与屏风相比较,展示了自然之美出于无心。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一句,更是用倒置的构图手法,强调了景象的动态感和层次感,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诗尾表达了对这片景色的留恋之情,以及无法停留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