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全文

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出处:《秋蝉四首
明 · 释函是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
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
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蝉的孤独与哀鸣,诗人以蝉自喻,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无求不敢向人清”点明了蝉不求人知的高洁品质,接着“繁响徒萦十里行”则描绘了蝉鸣在广阔空间中的回荡,虽声音繁多却徒增行人内心的寂寥。诗人通过“曾学金人长杜口”一句,表明自己曾经学习金人沉默寡言,象征着对言语的节制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然而,“忽逢玉露自成声”又揭示了蝉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发声,表现出生命内在的自由与力量。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蝉的生活状态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蝉虽高居树梢,但并非完全脱离尘世的纷扰;而蝉的鸣叫,似乎也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无奈回应。最后,“翘首长空如独诉,岂堪了了托閒情”表达了蝉在高空中独自倾诉的孤独感,以及诗人对此种孤独境遇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秋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