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节妇比忠臣,怊怅明珠一窖尘
出处:《送欧阳平仲起郁林教官 其二》
宋 · 乐雷发
古来节妇比忠臣,怊怅明珠一窖尘。
千古纲常君记取,题诗烦问坠楼人。
千古纲常君记取,题诗烦问坠楼人。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节妇:贞洁的妇女。
比:比喻。
忠臣:忠诚的臣子。
怊怅:哀伤,惆怅。
明珠:珍贵的明珠。
一窖尘:全部成为尘土。
千古:千秋万代。
纲常:伦理道德。
君记取:你要记住。
坠楼人:失足坠楼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贞烈女子的事迹)。
翻译
自古以来,贞洁的妇女常常被比作忠诚的臣子心中充满哀伤,如同珍宝明珠沉埋成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送欧阳平仲起郁林教官(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来节妇和忠臣崇高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于传统道德规范的肯定。
“古来节妇比忠臣”一句,直接将节妇与忠臣相提并论,强调了节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这里的“节妇”,指的是守节守贞的女性,她们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条。
接着,“怊怅明珠一窖尘”描绘了一种哀愍之情,诗人通过将节妇比作被尘土覆盖的珍珠来表达一种遗憾和惋惜。这里的“怊怅”,形容心中有所不忍或难过;“明珠”,象征着节妇的纯洁无瑕和宝贵;而“一窖尘”则暗示了这样的美德在世间往往被忽视或埋没。
第三句“千古纲常君记取”表达的是诗人对传统道德规范——即“纲常”,也就是社会的伦理纽带和行为准则的重视。这里,“君记取”意味着希望读者能够铭记这些永恒不变的道德教义。
最后一句“题诗烦问坠楼人”则是诗人在向那些曾经因为守节而英年早逝的女性(“坠楼人”)询问和致敬。这里,“题诗”,意味着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烦问”,表现了诗人的关切与探寻之心。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展示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节操的尊重,以及对那些因守节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和敬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德规范的坚守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