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
出处:《凤凰山故宫》
宋末元初 · 仇远
渐无南渡旧衣冠,尚有西湖风雨寒。
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
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
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
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
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
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渡:指往南方迁移。旧衣冠:指过去的士人服装。
凤鸟:古代神话中的吉祥之鸟,这里象征朝廷或盛世。
鸱夷:古代大舟,此处可能暗指帝王的船只。
樵采:砍柴和采集。
故苑:废弃的皇家园林。
烟花:烟花在这里指春天的花卉。
馀杭门外:杭州的城门之外。
柳:古人常以柳表示离别和思念。
征鞍:出征者的马鞍,代指远行的人。
翻译
渐渐地,往南迁移的人越来越少,旧时的衣冠已难觅踪迹,西湖边还残留着风雨带来的寒意。凤凰不再飞来,山林显得格外寂静;鸱夷(古代一种大舟)在哪里呢,大海茫茫无边。
荒废的陵墓周围,砍柴采摘仍被官府禁止;昔日皇家园林,游客独自欣赏着烟花绽放。
只遗憾余杭门外的柳树,年复一年,始终无法停止为离别的人们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寂的情感。"渐无南渡旧衣冠"表达了时光流逝,往昔繁华不再的哀愁,而"尚有西湖风雨寒"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杭州西湖这一自然景观依然保持着亲切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中,"凤鸟"和"鸱夷"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它们的不再出现象征着祥瑞已失,时代的荒凉。"山寂寂"与"海漫漫"则强调了这种荒凉感的广阔无边。
在"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中,诗人描写了一种荒废与禁止的景象。尽管樵夫的活动受到了官方的限制,但诗人依然可以在这被忽略的旧苑中独自欣赏那逝去时光留下的烟花。
最后两句"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表达了对远去岁月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不舍。"馀杭门外柳"可能是诗人心中一处难忘之地,而"长年不了送征鞍"则显示出一种无尽的离别之苦,似乎时间无法抚平这份离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凤凰山故宫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祥瑞消逝以及个人离别之痛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