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全文
游子悲凛秋,秋尽行当冬。
雨露变霜雪,寒色日以浓。
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
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
扫松栖霞岭,结茆慧日峰。
山南与山北,春风入修筇
时止可以止,道隆从而隆。
抱膝且长吟,吾其师卧龙。

注释

游子:离家远行的人。
凛:寒冷。
秋:秋季。
尽:结束。
冬:冬季。
变:转变。
霜雪:霜冻和雪花。
寒色:寒冷的景象。
紫绮裘:紫色华美的皮衣。
绽裂:破裂。
谁与缝:谁能帮我缝补。
还家:回家。
山林:山野。
素封:清贫的生活。
扫松:清扫松枝。
栖霞岭:地名。
结茆:搭建茅草屋。
慧日峰:山峰名。
春风:春天的风。
入:吹入。
修筇:修长的竹杖。
时止:适时停止。
道隆:道理深厚。
长吟:长时间吟咏。
师:效仿。
卧龙:指诸葛亮。

翻译

游子在秋天感到悲伤凄凉,秋天结束,冬天即将来临。
雨水和露水变为霜雪,寒冷的气息日渐浓厚。
难道没有华丽的紫色皮衣?但破了谁来缝补呢。
不如早早回家,隐居山林,享受清贫的生活。
清扫松枝,在栖霞岭上筑屋,住在慧日峰顶。
山南山北都能感受到春风,它吹过修长的竹杖。
适时停止,道路就平坦;道理深厚,跟随的人自然增多。
抱着膝盖长久吟唱,我要效仿那卧龙先生的智慧和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的凄凉情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秋尽冬至、雨露变霜雪等,传达了旅途中孤独与寒冷的心境。同时,诗中的“岂无紫绮裘,绽裂谁与缝”一句,表现出游子对温暖之物的渴望,以及对家人或亲人的思念。

在“不如早还家,山林专素封”中,诗人表达了归家的迫切心情。山林之所以显得宁静而纯洁,是因为它们远离尘世喧嚣,与外界隔绝,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纯净。

后半首诗转向自然景物,如扫松、栖霞岭、结茆等,都是描绘山林之美,通过“春风入修筇”一句,点出了季节的变换,以及对归乡的渴望。最后,“时止可以止,道隆从而隆”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时间流逝与生命价值的一种感慨。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对故乡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