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
出处:《下第东归途中书事》
唐 · 刘沧
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
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
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
东归海上有馀业,牢落田园荒草平。
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
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
东归海上有馀业,牢落田园荒草平。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谁会知晓在这峡谷道路上,我已疲惫于这样的行程,往返常常需要半年时光。独自吟唱在洛阳园林,春天已尽,不知多少次在长安城中看到明亮的月亮。
高大的柳树遮挡着山影,夕阳斜照在古老的河堤上,只听见河水拍打河滩的声音。
向东回归大海,我还有未竟的事业,家乡的田园荒芜,杂草丛生。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的描述。"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旅途中所积累的情感疲惫,以及这段旅程通常需要半年的时间。"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则展示了诗人在独自漫步于洛阳城外的花海中,直至春天结束,再次仰望秦城下的清澈月光。
"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高大的柳树间散发着淡淡的烟雾,这些烟雾仿佛侵袭到了远处山岳的轮廓,而古老的堤岸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斜阳背后的滩涂声响。
"东归海上有馀业,牢落田园荒草平"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东归之旅以及海上的某种事务或任务持有的期待与准备,而同时也表达了对已被荒废、杂草丛生的故乡田园的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于归乡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