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张良本为韩雠出,况又焚坑履虎咥全文

张良本为韩雠出,况又焚坑履虎咥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荒涂始剖人禽别,帝尧敦命司徒契。
天生万物人最灵,奈何蠢蠢负气血。
纲常如天万古垂,当年五教案成铁。
司徒裔孙有尼父,勤修家学防决裂。
孝经初成下白虹,春秋瑞告端门血。
咸阳大火燬不得,虚堂丝竹发谟烈。
贼杀君父死不为,后来秉德正无缺。
小丑何来宋教仁,欲废孔教鼓长舌。
元黄颠倒黑白错,丧心人纪将绝灭。
昔闻王莽倾汉家,乃有功德颂草窃。
当时大诰摹孔门,不闻大胆改弦辙。
此贼不死毒有加,礼法岂为我辈设。
假如尧时洪水滥,直使人民尽鱼鳖。
假如周公不世出,夷狄猛兽滋为孽。
愿君乃有博浪椎,借才力士奋一击。
蓦然倾倒路旁尸,有如天神下缺列。
张良本为韩雠出,况又焚坑履虎咥
谁当买尽江南丝,绣此天生大豪杰。

鉴赏

这首诗《应夔丞锄击革匪宋教仁歌》是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诗人曹家达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维护传统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深切关注。

诗中首先描绘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文明的发展,强调了人类智慧与道德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提及“纲常如天万古垂”,强调了道德规范的永恒价值。进一步,诗人赞扬了孔子及其后裔在传承和维护这些道德规范上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儒家经典《孝经》和《春秋》的贡献。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近代社会变革的担忧。诗人提到了宋教仁等人的活动,认为他们试图废除儒家教育和传统价值观,导致了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诗人警告称,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社会的道德崩溃和文化倒退,甚至比历史上的一些暴政更为可怕。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够像古代英雄一样站出来捍卫传统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期待,呼吁有能力的人士采取行动,以防止社会的进一步恶化。通过“买尽江南丝”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和英雄气概作品的渴望,以此激励人们为正义和传统而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社会道德重建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借鉴,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