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出处:《寄致政吴虞部》
宋 · 王安石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真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真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沧波:苍茫的海面。风尘:尘世,指世俗的纷扰。
冯唐:汉代名臣,此处用来形容地位或资历。
疏广:西汉官员,以清廉著称。
孤清楚国:国家的栋梁。
遗爱:遗留的爱戴和影响。
郴人:郴地的人们。
雪舟:比喻雪中出行的船只,象征纯洁或清雅。
翻译
白鸥在苍茫的海面上自由自在,不受尘世的束缚。年纪尚小,还未达到冯唐那样的地位,才华也比不上疏广的丰富。
国家的栋梁之后还有谁能够接续,郴地的人们怀念先贤,希望能一同歌唱他的美德。
感叹自己想要归隐还不算太迟,期待着乘着雪舟,带着兴致来访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感。"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表明诗人不愿被世俗羁绊,希望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纯净。"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则是在自比才华,如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而自己的才华尚在发展中,不可与他们相提并论。
诗人随后写道:"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继承自己理念的人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找不到真正能够理解并与之共鸣的人。
最后两句"嗟我欲归真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返回自然、纯净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愿望。这里的“雪舟”通常指代隐逸生活,而"乘兴会相过"则是在表达一种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遇是出于自然而然,不是刻意为之。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他对个人理想、国家未来以及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