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
出处:《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 其三》
宋 · 邹浩
万物递先死,憧憧尝未寂。
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
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
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
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
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
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存在与认知的主题。诗人邹浩通过“万物递先死,憧憧尝未寂”开篇,提出了一种对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思考。接着,“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暗示着存在背后有不变的真理或力量在引导一切,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核心。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强调了宇宙的平静与深远。然而,“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则提出了人类在认知上的局限性,我们往往迷失在自我认知的狭隘中,未能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有限。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虚幻与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生命短暂时的喜怒哀乐。最后,“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鼓励读者超越眼前的局限,寻找内心的光明,不必过分执着于外在的束缚与障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认知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