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同此月,怜我泊孤舟
出处:《晚泊高邮寄丁洽泉》
清 · 顾桢
三十六湖水,朝昏浸客愁。
春云迷铁瓮,落日下瓜洲。
渔火如星小,潮声入夜流。
江南同此月,怜我泊孤舟。
春云迷铁瓮,落日下瓜洲。
渔火如星小,潮声入夜流。
江南同此月,怜我泊孤舟。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桢的《晚泊高邮寄丁洽泉》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晚的画面。诗中以"三十六湖水"起笔,展现出广阔而深沉的水面,暗示着诗人孤独的行舟之感。"朝昏浸客愁"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旅人的思虑。
"春云迷铁瓮"中的"铁瓮"可能指的是镇江的铁瓮城,被春云缭绕,增添了迷茫与沧桑之感。"落日下瓜洲"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瓜洲的景色,寓含着诗人对归宿的向往。
"渔火如星小"运用比喻,将渔火比作闪烁的星星,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江面上的点点灯火,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寂寥。"潮声入夜流"则通过听觉,传达出江潮涌动的声音,与寂静的夜晚形成对比,更显孤独。
最后两句"江南同此月,怜我泊孤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孤舟独泊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