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
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
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
不顾诸郎尚白丁,扁舟夜发浮湘水。
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
全家先遯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
回雁峰前再秋色,哀矜折狱多阴德。
弹压湖山处处春,楚波不动平如席。
不论朱墨细如麻,夜判千张烛有花。
老吏相看惊吐舌,如箭中的无少差。
世上纷纷几桃李,过却韶华尽纷委。
老松阅世傲风霜,万牛挽入明光里。
蓬莱弱水多逆船,人生一到已称仙。
重来况是文章伯,岂但旧物王青毡。
一佛出世从此度,紫薇花下皆平步。
更看健笔缴词头,恰似当时在言路。
六一老仙赞万微,益公首转造化机。
庐陵自有三台种,他日声名翦样齐。
三十年前韩一识,三十年后供吏役。
朝天好施一丸丹,教我春风生羽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舒邦佐送给孙宪赴任秘书监的赠别之作。诗人以阊阖宫殿的宏大气象开篇,形容孙宪的高升犹如玉旒排云,象征着他的显赫地位。接着,诗人提到孙宪的谦逊,即使受到朝廷的重任,也未忘记延龄(地方官职)的经历,暗示其不忘本。
“圜桥留住”暗指孙宪对故乡的不舍,而“阳道州”则可能是指他过去的任职之地,表达对其才情的赞美。接下来,诗人称赞孙宪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即使面临繁重的职责,也能应对自如,如同古代的贤者阳道州。
诗中还提到孙宪的文采风流,以及他对下属的关怀,即使面对繁琐的政务,也能保持公正无私。诗人以“回雁峰”、“哀矜折狱”等意象,描绘了孙宪的公正和仁德,以及他在湖山间的治理成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孙宪再次荣归的期待,称其为文章之伯,不仅才华横溢,且有如仙人般超脱。诗人祝愿孙宪在新的职位上继续发挥影响力,如同当年在言路上一样直言敢谏。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孙宪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