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官大马亦壮,肯使胡儿窥汉疆
宋 · 周紫芝
淮田一废不复秋,五夫扶犁当一牛。
番兵大入郡不守,青窠未熟官来收。
狐狸昼啸荆棘里,此事最贻廊庙忧。
羽檄徵牛牛蔽野,问言万里来容州。
容州价贱苦易得,四蹄才堪一剑易。
来时草青今草黄,道路既远多死伤。
沙场草浅食不饱,夕阳时见乌衔创。
江北江南几阡陌,几牛能满千家仓。
愿言田父各努力,会见西风禾黍长。
将军官大马亦壮,肯使胡儿窥汉疆。
番兵大入郡不守,青窠未熟官来收。
狐狸昼啸荆棘里,此事最贻廊庙忧。
羽檄徵牛牛蔽野,问言万里来容州。
容州价贱苦易得,四蹄才堪一剑易。
来时草青今草黄,道路既远多死伤。
沙场草浅食不饱,夕阳时见乌衔创。
江北江南几阡陌,几牛能满千家仓。
愿言田父各努力,会见西风禾黍长。
将军官大马亦壮,肯使胡儿窥汉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边疆地区的一幅悲凉图景。诗人周紫芝在五溪道上所见,群牛遮蔽田野,揭示了战乱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苦难。
首句“淮田一废不复秋”,点明战乱导致农田荒废,再也看不到丰收的景象。接着“五夫扶犁当一牛”一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战乱中人力与畜力的匮乏,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严重衰退。
“番兵大入郡不守,青窠未熟官来收”描述了外敌入侵,地方失守,官府不顾百姓生死,强行征取未成熟的庄稼,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狐狸昼啸荆棘里,此事最贻廊庙忧”指出战乱不仅给百姓带来痛苦,也威胁到国家的稳定,让朝廷担忧不已。
“羽檄徵牛牛蔽野,问言万里来容州”写出了官府为了征集牛匹,不惜远征万里,使得牛群遍布田野,反映了政府为解决物资短缺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容州价贱苦易得,四蹄才堪一剑易”表明在战乱中,牛的价格低廉,容易获取,但这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极度萧条。
“来时草青今草黄,道路既远多死伤”描述了牛群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沿途可能遭遇的危险和损失。
“沙场草浅食不饱,夕阳时见乌衔创”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环境的恶劣,牛群在缺乏充足食物的情况下,可能遭受饥饿和疾病的困扰,甚至死亡。
“江北江南几阡陌,几牛能满千家仓”表达了对牛群数量的担忧,担心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最后,“愿言田父各努力,会见西风禾黍长”寄予了对农民的希望,鼓励他们努力耕作,期待秋收时节的到来。
“将军官大马亦壮,肯使胡儿窥汉疆”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加强边防,保护国土不受侵犯。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同时也对当时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提出了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