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
出处:《投翰林萧舍人》
唐 · 温庭筠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鹓鹭: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象征着高洁的官员。金扉:指皇宫的金门,代指朝廷或权贵之地。
仁寿镜:比喻仁德和长寿的象征,可能指皇帝的仁政和长寿。
景阳钟:古时宫廷中报时的钟声,此处暗示宫禁。
紫微芒:紫微星的光芒,古人认为是帝王的象征。
红烛香残:形容夜晚灯火阑珊,可能暗示宫廷夜宴或等待。
朱门:富贵人家的代称,红色大门象征权贵。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常用来寄托情感。
翻译
人间的贤士如同鹓鹭般难以追随,独自遗憾宫门深重直入九重天万物傍晚归于仁德长寿的镜子前,百花春天被景阳钟声阻隔在外
紫微星光芒闪烁,新词初现,红烛燃烧只剩余香,诏书还未封赏
每当路过富豪之家,我爱那庭院中的树木,何时能容我共度一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投翰林萧舍人》。从这短小的五言绝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郁和对世事的无奈。
“人间鹓鹭杳难从,独恨金扉直九重。”这里描绘的是一个遥远而又隔绝的境界。鹓鹭本是水鸟,但在此处却被用来比喻诗人与世隔绝的情感。而“金扉”则象征着权贵和高门深院,九重之多,更显得难以企及。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这两句通过对照的结构,表达了时光易逝与美好场景难以把握。仁寿镜和景阳钟都是古代皇室中的宝物,此处用来比喻时间流逝,而万象归去、百花隔绝,则是对美好事物无法长留的感慨。
“紫微芒动词初出,红烛香残诰未封。”诗人通过描写皇帝书写圣旨的情景,暗示着朝廷内外的繁文缛节和官场中的种种规矩。词尚未发出,诰已然未能封印,这显示了一个缓慢而又烦琐的政治运作过程。
“每过朱门爱庭树,一枝何日许相容。”诗人每次经过宫廷的大门,都会对庭院中的树木生出爱恋之情。然而,甚至连一枝小枝,也不知何时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温庭筠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个人对权力、时间、自然美景的无奈情绪,以及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的哀愁,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笔触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