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烽烟惊岁暮,一年风雨怯春寒
出处:《送人赴任和韵》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天涯明日送征鞍,银烛金尊向夜阑。
万里烽烟惊岁暮,一年风雨怯春寒。
才高不肯埋尘牍,肠热何妨就冷官。
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
万里烽烟惊岁暮,一年风雨怯春寒。
才高不肯埋尘牍,肠热何妨就冷官。
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送人赴任和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远行赴任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他面对仕途艰辛的鼓励。
首句“天涯明日送征鞍”,描绘了送别场景,将友人的离去比作天涯之遥,明日即别,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匆忙与不舍。次句“银烛金尊向夜阑”则通过夜晚的银烛和金杯,渲染出一种沉郁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酒宴即将结束。
“万里烽烟惊岁暮”暗指时局动荡不安,友人赴任之地战事频发,岁末的紧张气氛让人心生忧虑。接着,“一年风雨怯春寒”进一步强调友人旅途的艰难,不仅有自然的风雨,更有世事的风霜。
“才高不肯埋尘牍”赞美友人才华横溢,不愿被世俗事务所埋没,显示出对他的期许和鼓励。然而,“肠热何妨就冷官”又提醒他,即使职位清冷,也应坚守职责,保持热忱。
最后两句“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以“宝玉”比喻友人的才华,表达出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肯定,同时也寓言友人将如同白云般超脱世俗,视名利如浮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淡泊名利的赞赏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激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