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全文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

出处:《遣春十首 其八
唐 · 元稹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
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
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注释

绕郭:围绕着城郭。
冢:坟墓。
荆王墓:指古代楚地或有封号为荆的王侯之墓,此为泛指显赫之墓。
后嗣:后代子孙。
炽阳:炽热的阳光,比喻繁华的生活。
台:高台,象征富贵生活。
前贤:前辈贤人。
甘荜路:甘于走简陋的道路,比喻生活俭朴。
善恶:善良与邪恶。
徒自分:白白地自我区分,意指世间对善恶的评判并无实际改变结果。
波流:如同水流一样,比喻人生的经历和世事变迁。
胡然:为什么,为何。
饮酒:喝酒,此处指享受生活。
坐落:静坐,停留。
桐花树:开着桐花的树,春末夏初时分开花,常用于营造静谧或哀愁的氛围。

翻译

环绕城郭的那些高高坟冢,多半属于荆王的陵墓。
后代子孙享受着奢华台阁,前辈贤人却甘于贫苦之路。
善与恶只是人们自我区分,世事如波涛终究汇向东流。
为何如此竟不肯饮酒作乐,静坐在这桐花纷飞的树下。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其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开篇“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两句,通过对古冢的描述,引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荆王墓的存在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一部分,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接着,“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古代贵族和賢人的遗迹。炽阳台和甘荜路成为了过去繁华生活的象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文明的赞美与怀念。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一句,则是对世事变迁、好坏自有公论的感慨。这里的“波流”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河水,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无情和道德评价的思考。

最后,“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两句,展示了诗人在春天的宁静氛围中,不饮酒而是沉浸于大自然之美。桐花树下,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安静之所,可以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