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半璧残山可奈何,虞渊日挽鲁阳戈全文

半璧残山可奈何,虞渊日挽鲁阳戈

出处:《张家渡
清末民国初 · 金武祥
半璧残山可奈何,虞渊日挽鲁阳戈
小朝莫挽偏安局,大节无惭正气歌。
曾读遗文钦凛烈,相传故里幸经过。
停舟渡口空怀古,呜咽滩声感恨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螺川张家渡的自然风光与宁静生活,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悠远的情感。

首句“螺川几百折,南上张家渡”以螺川蜿蜒曲折的水道起笔,引出张家渡这一地点,营造了一种悠长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寒滩照毛发,石子清可数”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张家渡独特的自然景观——寒冷的河滩反射着阳光,清晰可见的石子映衬出河水的清澈。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暝色赴荒村,归云断高树”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暮色笼罩着荒村,归家的云朵在高树间穿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下来,“渔舟三五并,鸡犬烟火聚”则转向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几艘小船并排停泊在岸边,鸡鸣犬吠中,炊烟袅袅升起,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生活画卷。

“独我孤蓬征,朝夕千山渡”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穿越千山万水的孤独旅程,与前文的宁静生活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最后,“钟声动寥泬,万象杳非故”描绘了夜晚钟声响起,寂静的宇宙中万物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给人以深远的思考。而“浩然洲渚秋,又逐栖鸿住”则以秋天的洲渚和栖息的鸿雁为喻,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家渡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和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