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字偷商母,能言似过翁
出处:《雷江怀阿名》
明末清初 · 张穆
别日留丹荔,辞家两月中。
到门惟一水,叠嶂已千重。
作字偷商母,能言似过翁。
贫来当撇汝,匹马各西东。
到门惟一水,叠嶂已千重。
作字偷商母,能言似过翁。
贫来当撇汝,匹马各西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所作的《雷江怀阿名》。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别日留丹荔,辞家两月中”,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离别之日,留下了一篮红艳欲滴的荔枝,分别的时间恰好是两个月前。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和时间点,勾勒出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情。
接着,“到门惟一水,叠嶂已千重”两句,诗人想象着友人到达目的地时的情景。只见一条清澈的河流映入眼帘,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已经跨越了千重阻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水的单一与山的复杂,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虽近却也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作字偷商母,能言似过翁”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在友人离开的日子里,诗人或许会模仿友人的笔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与友人保持联系;同时,诗人也可能会模仿友人的话语,仿佛友人就在身边,这种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最后,“贫来当撇汝,匹马各西东”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不得不与友人分离的无奈与痛苦。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诗人只能选择独自前行,与友人分道扬镳,各自东西。这两句不仅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离别后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