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出处:《送王定国通判河南》
宋 · 陈师道
孤身十载客都城,白社双林讳姓名。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万里归来发如漆,了知句画更新清。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万里归来发如漆,了知句画更新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身:独自一人。十载:十年。
客都城:客居京都。
白社双林:隐居之地。
讳姓名:隐藏真实姓名。
授馆:教书。
他日计:未来打算。
解衣:脱下官服。
故人情:老朋友的情谊。
翘材:杰出人才。
延枚叟:比喻延揽有才之人,如汉代枚乘。
贾生:指贾谊,有才却被贬的典故。
万里归来:远游归乡。
发如漆:形容头发乌黑。
句画:诗文。
更新清:更新颖清朗。
翻译
孤独十年客居都城,隐姓埋名在白社双林。教书育人不图日后回报,脱下官服只因旧友深情。
才华出众定会如枚乘被延揽,宣室召见终将忆起贾谊这样的贤才。
长途跋涉归来满头黑发如漆,诗文创作更加清新脱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友人王定国送别之作,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才华的期待。首句“孤身十载客都城”,描绘了王定国长期在外为官的艰辛与孤独,十年间在京都漂泊。接着,“白社双林讳姓名”暗指他在京城的隐秘生活,暗示了他的低调和避世之志。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两句,赞扬王定国为人师表,授馆教育并非只为个人前程考虑,而是出于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这里的“解衣”一词,常用来形容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两句,以枚乘和贾谊的典故来寄寓厚望,期待王定国能像他们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展现出卓越才能,未来在朝廷中得到重用。
最后,“万里归来发如漆,了知句画更新清”祝愿王定国此去河南任职后,经历万里归来,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气质更为清新脱俗,如同漆黑的头发般焕发新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寓含了对他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