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出处:《观徐士亨所藏怀素自序真迹吴匏庵许摹寄速之》
明 · 沈周
藏真傥荡人,草书如易耳。
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长驱并颠旭,所至非易矣。
笔势酒发之,将腕兵其指。
潜锋在浑沦,藏力于纤靡。
恍恍迟速间,神妙出生死。
心以禅观通,随物得书旨。
风云及虺蛇,信笔变不止。
一笔备一变,万变万象起。
固足称草圣,多括类书史。
史迁尝自序,此作良有以。
汗漫逾千言,灿烂连数纸。
初纸记子美,曾补龟玉毁。
山谷亦未见,曾遭穆父鄙。
后人况肉眼,狐鼠得疑似。
丧乱七百年,天岂慭遗此。
今日复何日,所遇亦天使。
未能寻文读,且以指画几。
叹羡及末卷,题识惊娓娓。
名衔十有六,尚漏薛刘米。
西台与祁国,绪论甫先启。
同叔相诺唯,公卷特许纪。
此辈推名流,逐逐到馀子。
非惟致赞颂,流传悉源委。
譬群介辅宾,传命以成礼。
譬徵十朋龟,信吉无馀拟。
季子肯拓致,我诗系其尾。
南州肯勒石,万本播不已。
不然此纸者,孤注安足倚。
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长驱并颠旭,所至非易矣。
笔势酒发之,将腕兵其指。
潜锋在浑沦,藏力于纤靡。
恍恍迟速间,神妙出生死。
心以禅观通,随物得书旨。
风云及虺蛇,信笔变不止。
一笔备一变,万变万象起。
固足称草圣,多括类书史。
史迁尝自序,此作良有以。
汗漫逾千言,灿烂连数纸。
初纸记子美,曾补龟玉毁。
山谷亦未见,曾遭穆父鄙。
后人况肉眼,狐鼠得疑似。
丧乱七百年,天岂慭遗此。
今日复何日,所遇亦天使。
未能寻文读,且以指画几。
叹羡及末卷,题识惊娓娓。
名衔十有六,尚漏薛刘米。
西台与祁国,绪论甫先启。
同叔相诺唯,公卷特许纪。
此辈推名流,逐逐到馀子。
非惟致赞颂,流传悉源委。
譬群介辅宾,传命以成礼。
譬徵十朋龟,信吉无馀拟。
季子肯拓致,我诗系其尾。
南州肯勒石,万本播不已。
不然此纸者,孤注安足倚。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观徐士亨所藏怀素自序真迹吴匏庵许摹寄速之》是一首欣赏书法艺术的诗。诗人以藏真(真迹)为引,赞叹怀素草书的精湛技艺,将其与王羲之、王献之等大师相提并论,强调怀素草书的创新与不易。诗中描述了怀素笔下的线条变化无穷,仿佛风云变幻,既有禅意又有生命气息。诗人还提及了怀素作品的历史地位,如李白的赞誉和山谷(黄庭坚)的贬抑,以及历经战乱后的珍贵。
沈周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怀素草书的敬仰和对其作品流传价值的认可。他将怀素的墨宝视为群介辅佐宾主,传递重要讯息,如同占卜吉凶的龟甲。最后,诗人期待这些珍品能被广泛传播,如季子拓印,南州刻石,永续流传。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沈周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于怀素作品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