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全文

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宋 · 员兴宗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
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
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
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
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
往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
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
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拼音版原文

jūnjiànxiánshēngmíngmiǎoyúnbiānzhuīmángmángqiānbǎizǎi

dōngshānchénāinánhǎibēishàngguāngcǎi

shìgōngxiōng怀huáibīngjìngqīngdāngshíshǔyàncángèng

wéiqīngmèngdàoyīnwèitíngjiāxiūmíng

tíngbiāndòngzhìzhúshīliù

qīngyīnduànshānrénjiāngǔngǔnchéngjīn

wǎngzhōngdōupéngdǎngxīngxiánzhějiēyīng

yuányòujiànzhǐjīnzuìzhòngtíngfǎnméngzhīyīn

wénjiāo西huánglóubīnzhǔlièjiùjiàxuānjūnzhé

lóusuīxiànyōudōumínghàoyóuwèirénbié

注释

昔贤:过去的贤人。
渺云边:如烟波般遥远。
追慕:追寻和仰慕。
东山:古代隐士谢安的代称。
墨不尘埃:遗迹洁净无尘。
尚光彩:仍然光彩照人。
公胸怀:他的胸怀。
玉署:古代官署。
厌残更:熬夜工作。
清梦:清闲的梦境。
古寺:古老的寺庙。
修名:提升名声。
古洞:古代洞穴。
治易:解读易经。
六逸:古代六位隐逸之士。
清音不断:清脆的乐音不断。
山不磨:山川永恒。
衮衮:形容人事繁多。
中都:古代京城。
朋党:政治集团。
御:对抗。
元祐谏纸:元祐时期的谏书。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胶西黄楼:胶西地名,黄楼指代某处建筑。
赋就:诗作完成。
价喧:声誉大噪。
彼楼:那座楼。
幽都:阴间。
名号:名声。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昔日贤人名声如烟波飘渺,追寻他们的足迹绵延千百年。
东山的遗迹不染尘埃,南海的石碑仍闪烁着光彩。
这是由于他心胸如冰镜般清澈,当年他在官署中熬夜批阅文件。
只留下清梦游历古寺,因此寺亭名声更加显赫。
亭边的古洞能解易经之谜,何必还要去竹溪追随六逸求学。
清音回荡山峦永存,世间人事变迁无常。
过去京城盛行朋党之争,贤者都想避开李膺这样的对手。
元祐时期的谏书如今最为珍贵,这座亭子却未再得知音赏识。
听说胶西黄楼的主人宾客众多,你的弟弟辙才华横溢,诗作价值高昂。
尽管那座楼已沉入冥冥幽都,但其名号依然被人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员兴宗所作,名为《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通过这短短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敬仰。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崇拜与怀念,昔日贤者的事迹如同遥不可及的云端,历经千年而不减其光辉。

"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古代名人的文化遗产,即便是过了很长时间,也依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芒。东山指的是孔子,南海则是指著名的道家人物。

"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者心灵纯洁如同冰清之镜,以及他们在当时所处环境中的超凡脱俗,甚至于世俗的繁华中也保持着自己的高洁。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一种对于历史记忆的追寻。"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这里表达了诗人在古寺中的清醒之梦,以及对古代遗迹的珍视与维护。

接着,诗中提到了“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这两句暗示着作者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和保护,并不需要效仿古人,也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往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以及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和颂扬。

最后,"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这几句则是对历史上某一建筑的记忆,即便是建筑本身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曾经的盛名依然被人们所铭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和文化遗产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以及个人在现实中的超越追求。